从N-亚硝化地平类药物的变更来看非奈利酮的亚硝化风险

2025-03-25 03:09:07 554

          2025年2月初,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更新了“可接受的N-亚硝胺摄入量 (AI)”。欧洲药品管理局在本次更新中,新增加了12种N-亚硝胺杂质。其中地平类药物乐卡地平的N-亚硝胺杂质(如下图所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截止到2025年1月17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关于亚硝胺的指南中,依然把N-亚硝基氨氯地平和 N-亚硝基非洛地平列举在“可接受的N-亚硝胺摄入量 (AI) ”清单中。而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并未收录N-亚硝基氨氯地平和 N-亚硝基非洛地平在“可接受的N-亚硝胺摄入量 (AI) ”清单中。对于EMA收录的乐卡地平亚硝胺杂质,其N-亚硝基结构也完全不同于FDA 收录的N-亚硝基氨氯地平和 N-亚硝基非洛地平。这个关于欧美药品管理监督机构对地平类药物的争议并非始于当下。尤其是在2024年更新的CPCA(致癌效力分类法),通过对亚硝胺风险进行更细致的评估来确定可接受的N-亚硝胺摄入量,其中以非洛地平举例,因其没有α-氢将其归属为第五类(AI:1500ng/day)。而很多的欧美药企在处理地平类药物的亚硝胺杂质中,均表示无法获得N-亚硝基杂质。甚至包括向第三方公司订制合成N-亚硝基氨氯地平和 N-亚硝基非洛地平,得到的均不是目标化合物。

 

          其实,早在2023年2月,欧洲制药工业及协会联合会(EFPIA)发表了一篇关于地平类药物亚硝化风险的立场文件(Nitroso-Derivatives of Dihydropyridin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s))。该文件阐述了对于12种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即地平类药物)分别在NaNO₂/PTSA、NaNO₂/HCl(50%)、TBN体系下均无法得到相应的N-亚硝化产物。分析地平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在有机化学中被定义为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在2000年,有文献报道(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0, 65(24), 8158-8163.),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在一氧化氮作用下会通过氧化生产吡啶类化合物,如下图所示(其中MNTS为一氧化氮缓释剂):

 

 

          通过阅读该文献不难发现,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在一氧化氮或一氧化氮缓释剂作用下,通过氧化作用经过电子转移形成吡啶环。在此基础上,如果用TBN类强亚硝化试剂作用下,则会形成C-亚硝基(假阳性数据)/C-硝基化合物。为了鉴定目标化合物是否具有亚硝化风险、假阳性等,海外机构推出了Nitrosation Assay Procedure (NAP,亚硝化试验程序)。基于不同实验室的研究发表(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23, 112(5), 1333-1340;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23, 27(10), 1784-1791),为了能够更好的让杂质研究人员高效快速的运用NAP,欧洲制药工业及协会联合会(EFPIA)在上述文献基础上,推出了关于亚硝胺风险评估的指南(efpia-nitrosamines-risk-management-workflows-jun-24-udpate)。通过模拟亚硝化条件:形成氮氧化物作用仲胺或形成亚硝基正离子作用仲胺,并辅助强效亚硝化试剂亚硝酸叔丁醇酯(TBN)体系检测,利用高分辨质谱手段,综合判断目标化合物的亚硝化风险。

 

 

          根据2025年2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更新的“可接受的N-亚硝胺摄入量(AI)”清单。我们可以发现EMA已经接受了关于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在亚硝化条件下生产吡啶类化合物的反应机制。EMA并且认定,对于乐卡地平,其亚硝胺杂质包括母核不发生变化的侧链去甲基-N-亚硝基杂质(N-nitroso-desmethyl-lercanidipine),也包括母核发生氧化形成吡啶环的侧链去甲基-N-亚硝基杂质(N-nitroso-desmethyl-lercanidipine impurity D),并不包括类似FDA收录的N-亚硝基氨氯地平和 N-亚硝基非洛地平结构。

 

          那么将二氢吡啶类化合物衍生化,我们很容易发现另一个不具备N-亚硝化的药物分子:非奈利酮。非奈利酮结构(如下图所示)类似与地平类药物,可以看成是母核一侧为吡啶环修饰。正是因为母核一侧为吡啶环修饰,当母核的N-H被亚硝化后,进过电子转移更容易生产1,6-萘啶的芳环体系。因此,对于非奈利酮的亚硝化风险评估是对于目前是否存在N-亚硝基非奈利酮的最优解。而对于是否会发生非奈利酮亚硝化假阳性结果,例如芳环的亚硝化反应,则可以通过二维质谱来切割分析解释。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非奈利酮的N-亚硝化杂质研究,采用欧洲制药工业及协会联合会(EFPIA)发布的亚硝胺风险评估指南,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非奈利酮是否存在亚硝化风险的难题,从而加速非奈利酮相关申报程序的推进,拓展相关邻域药品的发展。

 

免费获取更多专业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CTI华测检测隐私政策》 《会员注册协议》

*新号码将自动注册

立即咨询
相关资讯
热门服务 更多 >
  • 热线电话
  • 业务咨询
  • 快速询价
  • 在线客服
  • 报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