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32岁的知名"捏捏乐"手作博主确诊癌症引发关注。网友推测病因疑与其长期接触制作材料有关,引发公众对捏捏乐安全性问题的再度讨论。
这类由硅胶、泡沫等材质制成的软萌玩具虽凭借解压功能风靡儿童市场,却暗藏严重健康隐患。报道显示:市售超60%的捏捏乐甲醛超标,部分样品TVOC浓度达国家标准4倍!
劣质捏捏乐为降低成本,往往使用工业级硅胶(非食品级)。由于工业级硅胶的生产标准较低(如对助剂残留控制不严格),更容易导致甲醛未完全挥发而残留在玩具中。
孩子揉捏时摩擦生热,或处于夏季高温环境中,都会加速甲醛释放。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甲醛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接触甲醛会刺激呼吸道、损伤免疫系统,并增加患癌风险!
劣质胶水和工业颜料是捏捏乐的“标配”:黏合硅胶的胶水中常含苯、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而鲜艳的色彩多来自含TVOC的工业染料。
新拆封的玩具TVOC浓度最高,若在儿童房等密闭空间持续挥发,可能导致头晕、嗜睡、注意力下降;严重超标时,甚至可能引发肝损伤或血液病!
为了让玩具更柔软Q弹,一些黑心厂商会违规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如DEHP、DBP)。
这类物质与硅胶结合不稳固,容易通过孩子的啃咬、手汗溶解等方式进入体内,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性发育,对婴幼儿的危害尤为严重!
必看标识:GB 6675.1-GB 6675.4(玩具安全标准)
操作重点:要求商家提供GB 6675第三方机构的测试报告,核对邻苯二甲酸酯和重金属等是否都合格。对于甲醛、TVOC等危害,可要求商家提供对应测试报告,如GB/T 37624-2019。
食品级硅胶拉扯后无白色折痕,松手立即回弹;
用硬币刮擦无碎屑,遇水不发黏。劣质硅胶捏压后残留凹痕,伴随「吱吱」塑料摩擦声;
边缘易撕裂,暴露内部黑色杂质层。
拆封后距离20cm闻不到气味为合格。「甜香味」大概率添加工业香精掩盖甲醛;「酸腐味」为泡沫材质氧化产生有害物质。
高危设计:可拆卸眼睛/纽扣(误吞窒息风险)、多层粘贴翻盖式造型(胶水释放TVOC)等。
优先渠道:品牌官网/电商平台旗舰店、线下商超。
谨慎购买:朋友圈微商、夜市摊点「三无散装货」、标注「外贸尾单」「工厂直供」的低价产品。
担心买到“毒玩具”?CTI华测检测提供权威解决方案:
CTI华测检测能力:
精准测定甲醛、TVOC、邻苯二甲酸酯等有毒物质;
出具符合GB/T 37624、GB 6675等标准的测试报告。
儿童玩具安全需警钟长鸣,选择经过专业检测的产品,才是给孩子最好的保护。守护童真,从"无毒"开始!服务直达:玩具检测
召回通报丨玩具包装袋厚度过薄被召回值得重视
2022年1月,欧盟Rapex系统共召回65例玩具产品,1例产自荷兰,17例产自未知,其余均产自中国内地。共有13例玩具的包装塑料袋因厚度过薄被召回,当儿童将塑料袋覆盖面部或者吸入会导致窒息危险。
2022-02-28 09:46:33
干货满满 | 2021年海外玩具召回案例分析
2021年,伴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退去,国内产品出口呈现出回升态势。华测检测轻工及玩具产品线对2021年欧盟、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玩具召回案例进行了数据收集、归纳、总结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应企业了解出口玩具类产品不合格情况以及国外市场监管重点,规避风险,帮助产品顺利进入目标市场。
2022-02-11 02:50:59
重磅!欧盟发布玩具指令2009/48/EC最新协调标准清单
2021年11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执行决议(EU) 2021/1992,更新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协调标准(即强制标准)清单,旨在明确2009/48/EC下相关最新协调标准,其中包括EN 71-2、EN 71-3、EN 71-4和EN 71-13四项最新玩具标准。
2021-11-17 23: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