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好刊 | 抑郁患者肠道菌群变异与代谢研究

2025-05-09 06:39:13 125

一、背景介绍

         抑郁症在当今社会愈发常见,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故深入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肠-脑轴”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衡或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肠道微生物通过产生代谢物、激活免疫系统和影响神经信号等方式影响大脑功能。通过分析肠道菌群和粪便代谢组,可以提供抑郁症与肠道菌群间关系的全新视角,有助于揭示抑郁症的潜在发病机制,亦可能为开发新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比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抑郁症状,因此具有相对明显的临床科研价值。

 

二、材料方法

 

 

        研究选取了来自PREDIMED-Plus的队列,包含400名参与者,根据抑郁药物或抑郁量表来划分,检测对象为患者粪便样本,对于肠道菌群组成分析使用16S rRNA测序技术,提取粪便DNA,PCR扩增16S rRNA基因的V4区域进行测序;对于代谢物分析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平台,包含了四种分析策略,包括HILIC-pos、HILIC-neg、C8-pos与C18-neg。

 

        基于肠道菌群数据,进行了α多样性分析,计算了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对于β多样性分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评估组间差异,差异丰度分析使用MaAsLin2和ANCOM-BC两种方法,预测了功能基因含量,基于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

 

        基于代谢数据,进行了逆正态转换以降低数据分布和异常值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使用弹性网络正则化技术进行高维数据的特征选择,识别与抑郁症相关的代谢物,显著性则使用协方差分析来评估代谢物与抑郁症的独立关联,调整混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等临床信息)后确定显著性,使用Benjamini-Hochberg (BH) 方法控制假阳性率。同时进行了功能丰度差异分析,分析不同细菌分类单元与特定代谢产物之间的相关性,以探索肠道菌群和代谢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三、结果讨论

        研究揭示了抑郁症与肠道菌群组成及代谢特征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相较于参考组,其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所降低,Chao1指数(衡量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衡量物种多样性)在实验组中显著低于对照,不过Inverse Simpson指数未显示出显著差异,表明尽管整体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同,但样本内物种分布相对均匀。抑郁症患者肠道中,某些细菌属如Acidaminococcus、Megasphaera更为丰富,而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Eubacterium siraeum group在对照中更常见。

 

        研究发现了24种与抑郁症强烈相关的代谢物,其中15种在调整混淆变量后仍然显著,在筛选出的代谢物中包括11种脂类及其类似物、7种有机酸衍生物,其中Tyrosocholic Acid和Phenylalanocholic acid表现出强负相关性,而20-Carboxy-leukotriene B4和N-Acetylglutamic acid则表现出强正相关性。功能预测发现,抑郁症组在糖尿病相关I、胆汁分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等方面有明显变化,表明了抑郁症与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四、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了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有降低,一些细菌如酸氨基球菌属相对增加,研究确定了15种与抑郁症强烈相关的代谢物,如酪氨酸胆酸和苯丙氨酸胆酸等,这些发现揭示了抑郁症肠道菌群及代谢特征,为理解抑郁症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强调了“肠脑轴”的重要性,或许可以作为未来开发新型抗抑郁疗法的潜在靶点,特别是通过定制化的饮食相关措施来预防或治疗抑郁症,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五、结果展开

 

        图一. 箱线图展示了抑郁症组与参考组之间在alpha多样性指数(包括Chao1[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和Inverse-Simpson[均匀度])上的差异。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比较组间差异,p ≤ 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DG代表抑郁症组,RG代表参考组。

 

 

 

        图二. 显示基于抑郁症状态,经过中心对数比变换后进行分类特征计数生成的主要成分图。DG代表抑郁症组,PCA代表主成分分析,RG代表参考组。置换多元方差分析根据性别、年龄、BMI、吸烟状况、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教育水平、纤维摄入量(克/天)、酒精摄入量(克/天)及总体力活动(代谢当量分钟/周)进行了调整。

 

 

        图三. 显示与抑郁症相关的8个属的分类树。红色表示对照组相关属,蓝色表示与抑郁症相关属,最外层显示门水平,接下来依次是纲、科和属水平。

 

 

图四. 显示与抑郁症相关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是使用alpha(0.6)和lambda(0.045)进行10次迭代的弹性网回归分析,并采用10折交叉验证后,在每次都被一致选择的集合,左侧显示与参考组相关的代谢物,右侧显示与抑郁症组相关的代谢物。

 

        图五. 显示代谢物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正β系数表示与抑郁症相关,而负值则表示与对照组相关,模型根据性别、年龄、BMI、吸烟状况、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教育水平、纤维摄入量(克/天)、酒精摄入量(克/天)及总体力活动(代谢当量分钟/周)进行了调整。FDR ≤ 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虚线以上)。

 

 

 

        图六. 显著菌群与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矩阵,左侧显示每个差异丰度属的纲和科,右侧箱线图显示分类单元的CLR(中心对数比)丰度。

 

参考文献:

Hernández-Cacho A, García-Gavilán JF, Atzeni A, Konstanti P, Belzer C, Vioque J, Corella D, Fitó M, Vidal J, Mela V, Liang L, Torres-Collado L, Coltell O, Babio N, Clish C, Hernando-Redondo J, Martínez-González MÁ, Wang F, Moreno-Indias I, Ni J, Dennis C, Ruiz-Canela M, Tinahones FJ, Hu FB, Salas-Salvadó J. Multi-omics approach identifies gut microbiota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NPJ Biofilms Microbiomes. 2025 Apr 28;11(1):68.

免费获取更多专业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CTI华测检测隐私政策》 《会员注册协议》

*新号码将自动注册

立即咨询
相关资讯
热门服务 更多 >
  • 热线电话
  • 业务咨询
  • 快速询价
  • 在线客服
  • 报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