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的重要诱因之一,是产品材料在异常工作条件下因局部过热引发的引燃风险,常称为“内部引燃”,如何有效筛选具备足够耐过热引燃性能的材料,是保障电气产品安全的关键。
热丝引燃试验(HWI),正是评估材料在产品局部过热条件下抗引燃性能的关键测试。该试验通过规定尺寸和温度的灼热丝对试样施加热应力,科学评价电气绝缘材料及相关部件的相对引燃特性,为材料选型提供依据,从而降低产品发生内部引燃风险。
主要依据标准:UL746A条款32、ASTM D3874、IEC 60695-2-20、GB/T 14048附录M.1。试验过程严谨,涵盖热丝退火、精准缠绕至电路连接测试,每一步都严格把控,确保结果可靠。
测试过程
热丝退火 热丝缠绕
电路连接 通电测试
对热丝进行退火处理。
按照要求将热丝缠绕于试样。
连接热丝自由端至测试电路。
接通电源,开始测试,持续观察至试样起燃或熔穿。
热丝引燃性能等级分类
PLC等级0-5。数字越小表示材料耐受等级越高,越不易燃烧。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①材料厚度对热丝引燃性能的影响
除了0.2mm样品在起燃前融穿外,其余样品随厚度增加,引燃时间呈现上升趋势。
原因在于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热量向内部传递所需时间更长,引燃难度提升。反之当样品过薄时,材料又极易发生融穿。材料内部结构分布不均匀也会显著影响结果。
下表展示了不同厚度PC板的热丝引燃测试结果。
②柔性材料缠绕方式对热丝引燃性能的影响
柔性材料(如硅胶片)质地柔软易变形,缠绕热丝易导致压痕深度不一,造成测试结果波动大,离散度高。
解决方案:缠绕时在试样两边添加一片支撑片,确保试样得到
总结
产品所用材料的热丝引燃等级是电子电气产品安全防护的核心指标之一。选用高等级材料,是提升产品防火安全、预防电气火灾风险的关键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如何有效避免?防火阻燃检测机构来支招!-
2011年之前的民用建筑物的保温材料因相关规范并未完善, 可能会采用易燃或可燃材料,经过有关部门多年的探索和协商,2014年8月,国家住建部发布了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终于对中国建筑内、外保温系统必须使用不可燃或难燃材料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条款6.7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中规定了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的基本要求,不同建筑,其燃烧性能等级要求有所差别。条款6.7.1整体要求是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
2022-09-25 15:34:19
活动回顾|CTI华测检测助力轨道交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发展
2022年8月10-12日, 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大会 在江苏·常州召开,出席单位涉足轨交全产业链政、产、学、研、用各个关键领域,聚焦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绿色双碳 、新材料、新工艺等行业热点话题。
2022-08-19 08:35:59
中国线缆产业创新材料及技术峰会|CTI华测检测带您了解电缆如何防火
电线电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系统的产品,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普通的线缆产品,在发生火灾事故时会成为易燃物质,且线缆发生短路时本身也有可能成为火灾的引发者。
2022-08-17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