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商超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食品供应商准入门槛的设置,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安全与运营效率。当前,在我国食品安全各项相关规定的刚性约束下,商超如何科学设定准入标准,既守住食品安全红线,又避免过度审核挤压供应链活力,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课题。本文结合实践与政策要求,为商超管理人员提供准入门槛优化的实操思路。
基于品类风险设定差异化准入要求,是商超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核心逻辑,但实践中易陷入材料堆砌的误区。商超需建立风险导向的机制,让准入标准真正贴合品类特性。
1.确定品类风险和考察重点
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模型,从危害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两个维度,将食品品类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
高风险品类(比如即食凉菜、自有品牌):除资质外,需强制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体系认证、近3个月检测报告、供应商工厂实地核查记录,且需由商超食品安全总监签字审批。
中风险品类(比如烘焙食品、调味酱料):基础资质齐全后,可要求提供近6个月检测报告、关键原料供应商资质证明和内部品控流程文件。
低风险品类(比如瓶装饮料):简化非核心材料,做好年度抽检复核。
2.考虑小微企业现实问题,兼顾公平与安全
针对小微企成本敏感问题,商超可采取帮扶+梯度准入策略:
成本分担思路: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认证+检测打包服务,费用可在初期由商超垫付30%-50%,降低初期投入;如出现任何客诉、抽检不合格问题,供应商因返还商超垫付的费用。
“试用”思路:对暂无体系认证但基础资质合格的小微企业,可给予6个月的观察期,期间加强抽检频次,若未出现质量问题,可转为正式供应商。
简化材料:比如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资质文件在线核验,减少供应商跑腿成本。
2025年上半年发布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第97号令明确要求连锁商超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等,倒逼商超必须将准入门槛与主体责任深度绑。商超可以将准入门槛相关工作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形成闭环管理。比如,每日核查新准入供应商的资质有效性,对即将过期的材料提前30天提醒供商更新;食品安全总监牵头召开月度会议,分析准入环节发现的风险点(如某类供应商检测不合格率偏高),动态调整对应品类的准入标准(如增加特定项目检测要求)。
准入门槛不能一锤定音,而应与供应商后续管理联动。
1.建立供应商动态评级系统,让准入与合作挂钩
将准入门槛与供应商评级结合,可以在考核中进行体现,比如:基础分对应基础资质与风险品类要求,达标即得;加分项可以是体系认证、近三年无质量事故等;扣分项包括检测不合格、整改不到位等。
评级结果与采购量、账期、合作优先级挂钩。
2.供应链协同降低准入隐性成本
商超帮助供应商降低合规成本,也能帮助供应商优化准入体验,提高合作效率。比如:
数据共享:打通商超检测数据与供应商管理系统,供应商可实时查询检测标准与不合格项,针对性改进,减少重复检测成本;
联合培训:联合专业机构,为供应商开展免费培训;
风险预警:针对某类品类的共性风险(如季节性微生物超标),提前向供应商发布预警,协助调整生产工艺。
对商超而言,食品供应商准入门槛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简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以风险为导向,以法规为底线,以协同为目标。
CTI华测检测作为食品行业专业的技术服务机构,可协助商超构建科学的准入审核体系,提供从品类风险评估、供应商资质核验到工厂实地核查的全链条服务,助力商超在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的同时,激活供应链活力。
若需定制“供应商准入审核方案”或开展相关培训,可随时联系华测工程师。
CTI华测检测入选中国制造网供应商认证机构
2024年1月1日,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TI华测检测)成为中国制造网认证的供应商,后续将为其提供权威公正的第三方审核认证服务。
2024-02-19 05:10:52
荣誉|华测蔚思博荣获合肥智芯半导体“2023年度优秀供应商”认可
近日,华测蔚思博荣获合肥智芯半导体“2023年度优秀供应商”认可。
2024-01-24 09:36:00
CTI华测认证为2023联想全球供应商大会颁发碳中和证书
2023年5月17日,以“共越周期,聚力绽放”为主题的2023年联想集团全球供应商大会在天津召开,CTI华测认证为会议颁发碳中和证书。
2023-06-02 10:32:02